月内61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,地方国企占比近八成
本报记者 包兴安 11月份以来,月内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情况明显增多。只债占比iFinD数据显示,券推取消11月1日至11月20日,迟或已有61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,发行计划发行规模为598.56亿元,地方远超出今年前10个月单月全月的国企推迟或取消发行规模。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近成进入11月份以来,月内资金面持续收敛,只债占比同业存单利率攀升,券推取消市场对资金面的迟或担忧加剧,加之地产等利好政策不断,发行推升市场风险偏好,地方引发“股债跷跷板”效应,国企债市进入调整行情,这也导致信用债发行利率水涨船高,发行人因利率水平不合意而主动取消发行。 从发行人披露的推迟或取消发行公告看,除个别因“公司资金计划调整”等发行人自身因素外,九成以上为“近期市场波动较大”等市场因素导致。 例如,11月18日,泉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取消发行公告称,“鉴于公司资金计划调整,本公司拟取消本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,调整后的发行安排另行公告”;11月18日,兴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取消发行公告称,“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,本公司决定取消本期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。本公司将另行择机重新发行”。 不过,冯琳表示,从其他影响发行的因素来看,近期债市风险事件仍集中于房企,并未出现超预期的风险暴露;债市资产荒仍在演绎,投资者对信用债的需求并未明显收缩;近期发行监管也未进一步收紧。 在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看来,由于投资者对经济恢复的信心得到提振,对二级市场股票的风险偏好和参与意愿明显增加,资金更多愿意放在股票类的投资标的上。 从发行人企业性质来看,共有48家地方国企推迟或取消发行,占比达78.69%;8家为央企,占比13.11%;从发行主体评级看,中高信用等级主体占比较高。AAA级和AA+级的主体数量为49家,占比达80.33%。 冯琳表示,考虑到本轮推迟或取消发行以中高信用等级主体为主,多是发行人的主动选择,有的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裕,或者有其他融资渠道较为畅通的支撑,特别是当前贷款利率仍持续下行,贷款相对债券融资的性价比上升。因此无需过度担忧近期取消发行的增加会导致债市信用风险暴露。 事实上,近年来多次出现过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的高峰。例如,2021年信用债发行监管政策收紧,主要指向防范城投和地产领域过度融资。其中,当年4月份交易所发布公司债审核新规,低等级城投债发行受影响较大,导致当月取消发行规模大增。 展望后市,冯琳表示,目前市场对于后市利率走势的预期存在分歧,利率仍将呈现波动加大态势,传导至信用债一级发行,预计发行人的观望情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 在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侯贤平看来,随着经济逐步复苏,市场对债券融资的需求会扩大,会逐步形成稳定的预期,后续债券大规模推迟或取消发行大概率不会持续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乌克兰南部大反攻,真的开始了?
- 德约科维奇怒批美国双标!
- 现场图文|上海迪士尼乐园今起恢复运营:本地游客为主,预约制限流管理
- 国债期货全线上涨 十年期主力合约涨0.2%
- 上海立法保护“最柔软的群体”:幼儿园和托育机构视频监控记录至少保存90天
- 微软IE退役,Internet Explorer的未来是Edge浏览器
- 中国在福建舰后是否会继续建造更多航母?国防部回应
- 住建部:已排查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隐患28万余条
- 英芯片厂员工方致信商务大臣 反对强迫中企出售股份
- 千亿AI巨头暴跌50%,南京银行盘中“闪崩”跌停,发生了啥?旅游、出行、酒店、餐饮大爆发
- Too Faced将退出中国?其天猫旗舰店已清仓
- 扩种大豆一千万亩,增加了啥?
- 比亚迪:暂时没有收到继续上调价格的通知
- 国防部回应美炒作中柬合作:戴着有色眼镜 看什么都“不透明”
- 银行板块涨0.42% 江阴银行涨6.09%居首
- 国联安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陆欣:全球通胀飙升,中国能独善其身吗?
- 宣昌能:存款保险是防止挤兑的基础性制度安排,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
- 新机遇 新发展 | 发挥“双向平台”功能 香港提升国际贸易中心地位
- 乌俄冲突后普京首次出访:北约国家利用乌克兰达成帝国野心
- 中简科技频遭减持背后:过于依赖大客户 难以掌握价格主动权
- 搜索
-